1.絞線
- 在乙太網路中有超過70%的網路是使用UTP架設成的,由於UTP價格低廉且安裝容易因此業界使用率非常高,不論10BaseT或100BaseTX的網路都是採用雙絞線。
- 雙絞線顧名思義導線須對絞,而對絞的目的就是要減少雜音(Noise),串音(Crosstalk)等干擾,因為當線上的電流流動時會產生電磁場,因而干擾其他導線,若把正信號和負信號對絞,則兩者產生之磁場互相抵消, 減少干擾。
- 將UTP線剝除開來,我們可以看到四對不同顏色的線,而且是成對的絞在一起,四對線的顏色分別為藍/白藍、橙/白橙、綠/白綠、,棕/白棕,如圖所示,所謂白藍,是指白底參雜少許藍色,其他顏色以此類推,一般而言橙/白橙,綠/白綠絞線次數每英吋約4次,藍/白藍,棕/白棕絞線次數每英吋約3次,因此橙/白橙,綠/白綠有比較好的抗雜訊能力,因此網路壓線時,建議使用這兩對線。
EIA/TIA-568定義兩種接頭規格,EIA/TIA-568A及EIA/TIA-568B,EIA/TIA-568A已經淘汰,目前大多使用EIA/TIA-568B,它的腳位排列順序為白橙、橙、白 綠、藍、白藍、綠、白棕、棕(RJ頭平面看過去),如圖所示:
EIA/TIA定義UTP纜線標準EIA/TIA-568B,分為五種Category:
Category 1:速率 1 ~ 2 Mbps
Category 2:速率 1 ~ 2 Mbps,用於語音。
Category 3:速率 16 Mbps,用於10BaseT及4Mbps Token Ring。
Category 4:速率 20 Mbps,用於10BaseT及16Mbps Token Ring。
Category 5:速率 100 Mbps,用於100BaseTX。
- 雙絞線依其組成方式又可分為無遮蔽式雙絞線 (Unshieled Twisted Pair)及遮蔽式雙絞線(Shieled Twisted Pair);遮蔽式雙絞線,顧名思義就是對絞線多了一層金屬遮蔽物,外帶多加了一條接地銅線,因此可想而知遮蔽式雙絞線有較好的防止雜訊電磁波干擾能力,但是價格較為昂貴 ,安裝上也比較困難。
- 一般我們錄音系統所用到的纜線會使用到8P以上的纜線,從8P~200P都有可能,這中間纜線色對規則就很重要,一般可分為兩種分線方式:
(A)
母線:藍、黃、綠、紅、紫
子線:藍白、棕黑、黃白、棕黑、綠白、棕黑、紅白、棕黑、紫白、棕黑
子/母 |
藍 |
黃 |
綠 |
紅 |
紫 |
白 |
1 |
3 |
5 |
7 |
9 |
棕/黑 |
2 |
4 |
6 |
8 |
10 |
超過10P之纜線需加上纜線外紮色帶來區分,每一把外紮色帶纜線為10P,如100P纜線就會有10對外紮色帶作區分。
(B)
母線:白、紅、黑、黃、紫
子線:藍、橙、綠、棕、灰
子/母 |
白 |
紅 |
黑 |
黃 |
紫 |
藍 |
1 |
6 |
11 |
16 |
21 |
橙 |
2 |
7 |
12 |
17 |
22 |
綠 |
3 |
8 |
13 |
18 |
23 |
棕 |
4 |
9 |
14 |
19 |
24 |
灰 |
5 |
10 |
15 |
20 |
25 |
超過25P之纜線需加上纜線外紮色帶來區分,每一把外紮色帶纜線為25P,如100P纜線就會有4對外紮色帶作區分。
2.配線端子板
於電信環境中,為了確保設備的獨立性及後續查修方便,一般都會使用端子板與纜線及跳線的配置,進行各設備互相連結,目前常見的如下面兩種:
- KRONE配線架:
以10P為一個單位,每一CH需兩條絞線才可工作。
- 110型配線架:
以50P為一單位,擴充方式以4P or 5P排齒為組合單位,分析如下:
25P:4P*5 + 5P*1
16P:4P*4
可利用排齒組合搭配出所需要的CH,下圖所列每一排25P,兩排共50P。
3.打線器
端子板及纜線於進行結合時需利用特殊打線器進行介接,不同配線架需搭配不同打線器,下列兩種為目前常見的打線器種類:
(A) KRONE端子板用打線器。
(B) 110型端子板用打線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