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banner

chatbot

是的,你沒看錯,聊天機器人(Chatbot)雖然名為聊天,但並不是用來聊天的。藉由這波聊天機器人的熱潮,讓我們來聊聊人工智慧吧。

去年四月,臉書公司執行長祖克柏宣布了新版的Messenger平台後,「聊天機器人」便成為軟體圈的一個新玩具。新創公司和軟體大廠紛紛推出自己的聊天機器人開發工具,讓傳統企業可以輕鬆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聊天機器人。無可避免地,這個趨勢也開始衝擊傳統客戶服務產業,銀行與電信業也急於推出自己的聊天機器人。然而一聽到「機器人」,消費者腦中便會浮現長期以來對「人工智慧」的想像。要接觸到機器人並不是什麼新鮮事,已經有各式各樣的聊天機器人出現在Facebook,LINE等聊天平台上。我們每天都離不開這些聊天軟體,但當你面對一個顯然是機器人的帳號,卻能夠做出類似真人的複雜回應時,好奇心便會被激起,會想要測試、揣摩「人工智慧」到底有多厲害。我們對人工智慧的概念毫不陌生,或許都要歸功於過去幾十年來看了無數的科幻電影。

在科幻電影的世界,人工智慧一直是非常熱門的題材。我們預測未來科技發展會打造出更聰明的機器。舉幾個經典例子來說,像是威爾史密斯在《我,機器人》裡所呈現的人機衝突,以及最近的電影《機械姬》中那逼真地足以玩弄人類情感的女性機器人。我們對這種人造的智慧感到害怕,怕機器人越來越像人類,甚至超越人類。有些電影中的機器人是沒有形體的。像是《魔果終結者》裡的天網,或是《鋼鐵人》史塔克的智慧助手賈維斯。不管有沒有形體,這些電影都在告訴觀眾:機器人有朝一日會在各方面都比人類優秀。但我們真正恐懼的不是那些超凡的能力,而是電影中的機器人開始做一件事:獨立思考。如果機器人學會了獨立思考,有了自我意識,它就不再是為服務人類而生,也就意味著它能違反人類的意識來行動。我們希望機器擁有智慧,卻又對這種反撲的可能性感到害怕。

然而,這真的是科幻電影才有的情節嗎?這幾年確實越來越常看到「人工智慧」出現在報章媒體上,談論人工智慧如何有了突破性的發展;機器人在各種競賽中不斷擊敗人類;以及越來越多知識工作,甚至傳統認為極其複雜的決策工作都可以由人工智慧執行。我們也看到科技大廠頻頻推出各種標榜「智能」、「智慧」、「機器人」的產品。按照這樣發展下去,彷彿我們內心的擔憂正在一點一點成真。科幻電影中高度智慧的機器人將會誕生。有一天,我們必須面對足以和人類媲美的個體。甚至,會不會有一天脫離人類的掌控?就像科幻電影那樣。

然而,這種擔憂是出自對人工智慧發展的不理解。

在學術上,人工智慧可以粗略地分成兩種。第一種,是過去我們定義一個「聰明的人」所擁有的技能:博學、強記、分辨事物等能力。現在的機器要做到博學強記已經非常容易,我們有成熟的搜尋與儲存技術,像是人們已經很習慣使用Google查詢資訊,或用行事曆和記事軟體來處理待辦事項。事實上,在手機電腦問世前,博學強記也曾被視為是「智慧」的表現。但到了現在,已經沒有人認為這些可以稱為智慧,這只是每個機器都擁有的基本能力。我們期待機器應該變得更智慧,也就是能像人一樣分辨各種事物。在過去,認知能力一直是人類能做到但電腦很難做到的事。常見的認知能力有影像辨識、語音辨識、理解語言等等。如果電腦得到與人類相仿的認知能力,就幾乎可完成所有以往只有人能勝任的工作,也就變得像人類一樣「智慧」。但在電腦科學的領域裡,博學、強記、分辨,並不是人工智慧發展的最終目標,只能稱為「弱人工智慧」。另一種人工智慧等級是「強人工智慧」,其野心,是要讓機器得到自主思考的能力,甚至能夠理解感情,擁有自我意識等人類的核心價值。簡單來說:弱人工智慧是認知能力,強人工智慧是思考能力。

很多人混淆了認知和思考,認為只要機器能夠認知,就終究能夠思考,事實上不是這樣。現在的人工智慧能夠讓機器人取得認知能力,卻不會讓機器人變成科幻電影中的高度智慧。現在的機器人能聽懂你的話,是因為它的語言認知能力可以把句子拆解分析,找出語意類別,分析情緒,並作出設計好的回應。但這不代表它有產生任何想法,或是自我意識。

每個人對科技發展都有不同的想像與期待。然而過度樂觀或悲觀,都會讓我們錯失重要的事物。現在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態度也是如此,有些人過度吹捧(或過度恐懼)其力量;有些人過度輕忽其影響:而大多數的人也未曾真正認識人工智慧應有的角色。現在,讓我們來談談這些謬誤。

 

過度吹捧人工智慧

第一個謬誤就是過度神話人工智慧,如前面所說,科幻電影中那能夠自主思考的強人工智慧,從學術的角度看只是一個理想。

許多科技樂觀主義者相信,科技發展有加速成長的效應。因為我們可以用今天電腦打造明天的電腦,再用明天的電腦打造未來的電腦。就像金錢有複利成長一樣,電腦運算能力並不是以線性成長的(1, 2, 3, 4,......),而是以指數成長(1, 2, 4, 8, ......)。過去有個非常有名的摩爾定律,就是說明電腦硬體運算能力會呈指數成長,在過去的50年來,這個定律一直沒有被打破。指數成長的力量非常可怕,數十年前的人們完全無法想像現在的電腦科技。可以想像,人工智慧的未來也會呈指數成長,所以強人工智慧的出現也是有可能的。支持這類論點最有名的是未來學家庫茲威爾(Raymond Kurzweil)教授。他把強人工智慧的出現稱為「奇點」,認為在未來人類的大腦將可以上傳到雲端,甚至創造能夠理解愛的機器人。根據他的預測,這個轉捩點可能在未來二三十年內就會發生。

但如果你仔細審視當今的人工智慧技術,這類預言並沒有太多根據,只是一種推測。電腦科學家並不知道怎麼創造出心靈、意識。事實上,整個科學界根本還沒弄清楚人類的意識是怎麼運作的,更不要說如何打造一個。當然,你可以說任何事都有其可能。科幻小說家與未來學家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在尋找可能性。但我們也要知道,越是對未來有高度期待或恐懼的言論,越能吸引讀者注意,報章媒體也偏好這類言論,使得社會大眾對人工智慧有著完全錯誤的期待。許多專家也試著從實務的角度提出建言。李開復在今年的《人工智慧來了》趨勢論壇中提道:「其實強人工智慧根本不存在,未來十年內發生機率是零。」換言之,以現行的技術,強人工智慧是不可能的。

我們需要強人工智慧嗎?新銳歷史學者哈拉瑞(Yuval Noah Harari)在他的新書《人類大命運》中提到,雖然我們不知道要怎麼創造出意識,但目前的人工智慧不需要意識也可以運作得很好。機器人不需要像人類一樣,有想法,有慾望、有感受,就可以完美執行複雜的任務。現行的人工智慧已經可以做出非常複雜的任務,從機智問答比賽中獲勝,到能夠開車上路。但從軟體的角度來說,這些行為都只是追求最佳化的演算法,其中不需要任何自主意識的參與。

另一方面,我們也未必希望人工智慧擁有自我意識和心靈。就像我們害怕科幻電影中的機器人反撲,你會希望你的手機擁有自我意識嗎?你能想像你的手機有一天可能會對你有意見、討厭你、甚至背叛你嗎?我們總還是希望機器是為了服務人而生,賦予其意識並沒有必要,我們也還沒做好心理準備該如何與之共處。

所以,強人工智慧只是一個理想概念,但事實上做不到、不需要做到、也沒有心理準備做到。社會大眾必須捨棄對強人工智慧的預期,才能正確理解現今人工智慧的角色。

 

低估了認知革命的可怕

另一個對人工智慧的謬誤則是忽視。顯然,如果對新的科技浪潮太過無知,必然會衝擊到你的職業生涯。但如果你已經認識人工智慧的分野。知道目前人工智慧的發展聚焦於讓機器擁有博學、強記、認知能力的「弱人工智慧」。你或許會感覺,弱人工智慧是不是真的很弱呢?那麼,你顯然不知道認知能力是多麼強大的一種能力。

有賴於這幾年大數據的快速發展,讓過去沒有機會發展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得到了重要的燃料,而那是近年機器學習領域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。機器學習,顧名思義就是強調讓人工智慧能夠像人類一樣學習的關鍵。有了深度學習演算法,機器就開始可以識別影像(例:我看到圖片裡面有三個人。)、聽得懂語言(例:我聽到他剛剛說『你好』。)、還有各種以往要靠人類的感官才能分辨的任務,這些都是屬於不同的認知能力。事實上,人類也不是一出生就能分辨所有事物,而是根據經驗慢慢學習而來。演算法賦予了機器學習的能力,也就讓機器可以認知各種事物。

認知能力不只是分辨五官接收到的訊號。事實上,所有複雜的決策工作都是由不同層次的認知階段組成。視覺辨認物體,辨認語言文字,辨認情緒等基本認知能力,這些主要是提供我們資訊。根據這些資訊,人可以結合過去經驗,做出較高層次的決策。像是醫生能夠辨認出病患是得到什麼疾病,警察能夠辨認出誰嫌疑重大等等。如此複雜的分辨工作,機器有可能學會嗎?答案是可能的,不管是什麼領域,人類之所以能做出專業判斷,靠的是經驗累積而成的模式辨認能力。專業人士或許很難用語言描述這些模式,但他們的大腦已經形塑成能快速辨認這些模式。深度學習演算法運用非常類似的方法做模式辨認。人類是用經驗形塑大腦,演算法靠大量資料調整參數。除了知識工作會倚賴模式辨認,很多應屬於創造性的工作,也都是只是把我們腦中既有的模式表現出來。像是作家、音樂家、藝術家在創作時,都必定有可以重複運用的模式和技巧。當機器人擁有模式辨認的能力,就可以「創作」出相仿風格的作品。除了少數一些全然開創性的工作,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有模式,也都可以被機器學習。

仔細想想,幾乎所有人類賴以為生的工作都是屬於認知能力的範疇,機器人都可以透過巨量資料學習,得到與人相仿的認知能力。換句話說,只要你的工作是有重複性質,即使是傳統認為難以取代的白領工作,擁有高超認知能力的機器人都可以取而代之。

李開復和雷軍都曾說過類似的話:「人工智慧將導致50%的人失業。」科技的加速成長效應,雖難以帶來強人工智慧的自主意識,但卻足以把弱人工智慧的認知能力推升到人類望塵莫及的境界。機器的認知能力會不斷進步,直到比地球上任何一個人類都好。像是,社群網站臉書的人臉識別能力已經可以認出數十億張臉孔,這顯然不是任何人能夠做到的事。在未來,我們會看到人類在其他面向的認知能力都漸漸輸給機器。許多我們以為適合人來做的工作,由機器來做都更好。

弱人工智慧一點也不弱,我們「只」是賦予機器人認知能力,卻有可能帶來人類史上最大的科技性失業。

作者:創新研發部 Pei